《盐城工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人生当自强
——记年度人物候选人张海跟

   期次:2017年第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刘 咏   查看:49   

张海跟,中共预备党员,我校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4级学生,现任伯藜学社社长。曾获2016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伯藜“励志之星”、盐城工学院勤工助学先进个人、校一等奖学金四次,二等奖学金一次、校三好学生、校挑战杯高等数学竞赛、电子制作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坚强缘于苦难
2014年,张海跟收到了盐城工学院录取通知书时,喜忧参半。成为家里唯一一个大学生,他惊喜而自豪。而当他看着录取通知书里的入学费用时,备感压力。父亲年过六旬,母亲也因为身体问题而无法劳作。面对如此高昂的学费,一时间他感到十分惆怅。看着愁容满面的父亲,他决定自己挣学费。
张海跟联系了在城里打工的邻居,找到了一份在建筑工地安装电线的工作。工地上的活比想象的要辛苦得多,那时除了要经受烈日下的高温,还要克服100多米高空恐慌。起初,因为从来没有干过如此重的活,深感体力不支。有时还经常被刮伤碰伤,时常受到工头指责批评。每当他饱含委屈的泪水想放弃的时候,父母斑白的双鬓、佝偻的身躯便浮现在眼前,而继续求学的信念让他不言放弃。就这样,他坚持了整整两个月,从门外汉到熟练操作,他磨炼了意志,坚定了信念。
带着打工挣来的学费,这时的张海跟更加深切地体验到:面对挫折的暴风雨,惟有坚强面对,勇敢搏击,才能从无望中找到希望,从阴霾中见到阳光。
压力化作动力
也许是背负着比别人更沉重的现实压力,张海跟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正是这个信念使得他对大学的学习机会万分珍惜。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一点一滴的积累,踏踏实实的前进。
因为来自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英语学习相对弱势。第一节口语课便支支吾吾地说了连老师都没听懂的口语。为了提升英语能力,张海跟制定学习计划,坚持日复一日地早上晨读,课间利用间隙背单词,晚上听TED进行听力训练。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以549分的成绩考过了四级,六级听力也更是达到了197的高分。他在院系的综合成绩也排名第一。在校期间他曾获校一等奖学金四次,二等奖学金一次、校三好学生、校挑战杯高等数学竞赛、电子制作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为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无论学习、公益、文体活动张海跟都把它们作为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积极投入。在这些活动中,他体会到了很多乐趣,提升了能力。
作为盐工伯藜学社社长,张海跟利用亲身经验组织开展晨读活动,号召大家一起晨读,共同进步。当年学社110人有48人获得了校奖学金,创建了社团新高。2016年他带领社团骨干到镇江参与领导人培训活动,和外校陶学子交流学习。2016学年盐工伯藜学社初次申请校十佳社团,人气排名便位列前三,学社微信公众号也连续4个月位列校园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前20。不仅如此,今年盐工伯藜学社在响水组织开展的“青春烛苗,助苗成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在校内媒体和《盐城晚报》进行报道。
面对阳光,阴影才在身后。正是这一次次的活动不仅让张海跟收获了情谊,珍藏了感动,增长了才干,也使他显得更加成熟、坚强和自信。
自信来自实践
“挫折对于弱者来说是块绊脚石,而对于强者来说则是块垫脚石。”这是张海跟的感言。
如果说开始做社团工作是出于一种朴素的热情,一种希望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心愿,那么自担任了伯藜学社社长之后,张海跟他就更多了一份责任。入校以来,张海跟深刻地意识到伴随着他的成长离不开学院和团委老师对他的关爱和培养,真切地体会到个人的才干不仅需要读书求学来增长,更需要实践来积累。为了感恩,他甘于付出;为了回报,他乐于奉献。而他也在奉献中体验到了快乐和社会责任感。
两年来,张海跟不仅参与了盐城开放大学、艺术类高考等志愿服务,而且积极利用参加暑期实践锻炼自己。2016年8月份,他主动申请并参与了江苏省道德状况调查的社会实践。知道本次实践的意义不凡。他一开始便下定决心:再累,再热也要最坚持。本次社会实践的科学性要求很高,被访谈人员具有很大限制性。虽然很快找到了访谈对象,但因时间安排不合理,实践第一天他和他的搭档就吃了很多的闭门羹。他们只得将时间安排在晚上。晚上,他们穿梭在不同的小区,一遍遍的敲门,一次次的上下,最终出色完成了实践任务。也因此他被江苏省文明办授予其优秀志愿者称号。此外张海跟曾获2016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伯藜“励志之星”。
       

盐城工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706次访问,全刊已有190679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