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于落痕处 寻一抹淡雅
——观王文广老师个人作品展“落痕”有感

   期次:2016年第19期   作者: 设计艺术学院 产品141班 魏珊珊   查看:80   

陌上阡尘,光阴荏苒,落叶怅惘,渔火萧索,一转眼已然是寒冬,初雪于日暮时分悄无声息的来了一趟,堤岸旁,寒风瑟瑟,行人着罗伞,衣襟处,凉意袭袭,雪地上便这么多出几处落痕来,于有情人眼里,倒生发出些许诗意,若是转角处,有几株红梅,便甚是妙了,想来凌寒时,一弯皎月悬挂于树梢之上,朦胧的夜里,银色的流光照的这几株红梅越发的惹人怜爱,疏影横斜,有暗香来,也不管那清寒词笔,折上一枝,于那落痕处,寻上一抹淡雅。
于我的眼里,这大抵就是“落痕”的由来了,但我想,总还有别的深意,比如王老师的“自以为凡所历之事,必有痕迹”,说来也对,人生走到哪儿,都有一串痕迹,就像那书法,提起笔来,在宣纸上,笔锋所到之处,皆是落痕,提按顿挫时,腕底趣意横生,或枯笔,或圆润,皆是性情之显。
王老师的书法字体涉猎广泛,细细道来,着实需要花上一番功夫。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要数那两幅行书了,一幅是《独坐敬亭山》、,另外一幅是《秋浦歌》,行云流水、飘逸潇洒。之所以对行书印象深刻,是因为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细若游丝、舒展流动,偏楷书呢,称之为“行楷”,偏草书呢,称之为“行草”,妙的是,一连几幅下去,行楷《半坡博士工作室叙记》与行草《天地万物》,细节特征非常鲜明,行书时,或端正平稳,或放纵流动,笔豪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大小相兼的恰到好处,其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呢,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收放结合的也好,疏密得体、跌扑纵跃、苍劲多姿、浓淡相融。
我实在是喜欢极了这行书,行书在书写时需要轻松、活泼与迅捷,也要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在墨色安排上也要做到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呢,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将之练好,实在是不容易呢,王老师的书法功力在此可见一斑。
离初雪已然过去了一阵子,不知道接下来的寒冬是否还有雪花呢,若是有,怕又是多了几处落痕,也许转角处没有红梅,却栖息了一份诗意,然后于落痕处,寻一抹淡雅,便是此时最好不过的事了。

盐城工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218次访问,全刊已有1908615次访问